楞严经五十阴魔(三十三)
G5.识阴魔相(分三)
H1.具示始终 H2.中间十执 H3.结害嘱护 H1(分二)
I1.始修未破区宇I1(分二)
J1.蹑前行阴尽相 J2.状示识阴区宇
今J1
阿难。彼善男子。修三摩地。行阴尽者。诸世间性。幽清扰动。同分生机。倏然隳裂。沉细纲纽。补特伽罗。酬业深脉。感应悬绝。
“阿难”,“彼善男子修三摩地”:就是修行阴的这个善男子,他修行这个定力,“行阴尽者”:在行阴尽了的这个时候,“诸世间性”:所有世间一切十二类众生的这个性,“幽清扰动”:幽隐轻清那个微细的动相,“同分生机”:在十二类众生这个同分的生机。机,就是那个处,也就是那个地方。
“倏然隳裂”:倏然也就是忽然。忽然就隳裂了,就破坏了这个“沉细纲纽”:沉,就是深沉;细,是微细;纲,就是网的一个大纲,那个大绳;纽,就是身上衣服的纽扣,还有那个枢纽、总枢的地方也叫纽。
“补特伽罗”:翻译过来叫“数数取趣”,就是生了又生,生了又生,就是那个“中有身”,又叫“有情”。我们所有一切有情的众生,活着的这个身,都叫中有身;死了,就叫中阴身。中有身就叫补特伽罗。
“酬业深脉,感应悬绝”:在这互相酬报、业果交流这种深深的脉络,因果悬绝,没有了。感应,也就是因果;悬绝,好像在空中忽然间就断了。因为在行阴尽了,这个生死已经了了,所以这因果也就断绝了。在这个地方,这是行阴终了,识阴开始的时候。
J2.状示识阴区宇
于涅槃天。将大明悟。如鸡后鸣。瞻顾东方。已有精色。六根虚静。无复驰逸。内外湛明。入无所入。深达十方。十二种类。受命元由。观由执元。诸类不召。于十方界。已获其同。精色不沉。发现幽秘。此则名为。识阴区宇。
“于涅槃天,将大明悟”:于自性的涅槃天,在要开悟了。“如鸡后鸣”:好像什么呢?这有一个比方,就好像鸡第一次、第二次报晓的时候,东方还没有白,天还没有亮,没有光呢!现在这第三次,这是最后的鸡鸣,就是最后鸡叫的时候,“瞻顾东方”:这时候你向东方顾盼,你向东方看一看,“已有精色”:精色就是天将要光的时候了。
“六根虚静”:受阴尽的时候,六根无所受了;没有领受,所以就虚了。想阴尽了,没有妄想;没有妄想,所以就静了,所以说六根虚静。这个时候,这六根也没有所领受,也没有妄想各处跑了,“无复驰逸”:行阴尽了,已没有迁流变化。行阴的迁流变化,好像波浪,常流不断的。那么现在行阴这种微细的动元也没有了,所以就无复驰逸,哪个地方也都不跑了。
“内外湛明”:这时候,只剩一个识阴没有破,已经内外明湛,内也光明,外也光明,这是内外明湛,湛明了。“入无所入”:因为这根尘都断了,六根和六尘合而为一了,也没有根,也没有尘,根尘不偶了。既无所缘,所以根尘就不偶了,没有相对的地方。因为没有相对的地方,这时候六根和六尘都互相没有分别了,所以入流也没有所入了。
这时候“深达十方,十二种类受命元由”:深深地通达十方,这十二类众生它生命最初的根元、由绪。“观由执元”:观察它这种根本的元由,“诸类不召”:这时候,也不受这十二类众生所招引,它就不能把你牵引动了,不能来和这十二类众生再有来往了,这叫诸类不召。
“于十方界,已获其同”:于这个十方界,已获同体的这种情形,和十方界虚空都同体了,“精色不沉”:这种的精色、这种智慧不沉没了。“发现幽秘”:最幽隐的、最秘密的、最不容易发现的这种境界也发现了。
“此则名为识阴区宇”:这个名字,这种境界,这种情形,就是识阴的一个区宇,在识阴的范围领域之内。
I2.终破显露妄源
若于群召。已获同中。销磨六门。合开成就。见闻通邻。互用清净。十方世界。及与身心。如吠琉璃。内外明彻。名识阴尽。是人则能超越命浊。观其所由。罔象虚无。颠倒妄想。以为其本。
“若于群召,已获同中”:在这十二类众生的因果已断,已经得到和十二类众生虽然同,可是不为它所召了,和它已经断了来往,断绝和它的轮回。
“销磨六门”:这个时候,六根门头都没有用了,销磨了。可是,怎么叫没有用?这个没有用,不是说眼睛不会看,耳朵不会听,鼻子不会闻香,舌头不会尝味。不是的,是怎么样呢?就是六根互用了。你若把行阴破了,就有这种境界现前。
六根互用,眼睛虽然是看,但是它又可以听,又可以说话,又可以吃东西。这个耳朵,它以前只能听,现在也可以看了。可以用耳朵来看,可以用鼻子看,可以用嘴看。这六根每一根都有六种的作用,这叫销磨六门,以前这种尘相,都没有了。
“合开成就”:合,就是六根合而为一了;开,就是一根能开出六种的作用,这叫合开成就。“见闻通邻”:这个见闻都是通着的,就好像邻居似的,可以互相帮助,可以出入相友,守望相助,疾病相扶持。“互用清净”:六根互用,而且还是清净的,你说这多微妙啊!到这种境界上,噢!那是很妙的。
“十方世界及与身心”:十方的世界和这个身心,“如吠琉璃内外明彻”:就好像青色的琉璃宝似的,里边也可以明彻到外边,外边又可以明彻到里边,玲珑透体地那么明彻,这个“名识阴尽”:若到这种程度上,这叫什么呢?就是识阴也尽了,五阴完全都尽了,没有了。
你到这种境界上,这是识阴尽;若不到,那还没有尽呢!若识阴尽,“是人则能超越命浊”:这个人就可以超越命浊。“观其所由”,“罔象虚无,颠倒妄想,以为其本”:罔,不是有,所以叫罔,就是没有;象,不是没有,就叫象。有、无这种的情形,也都虚无飘渺。以这种颠倒的妄想,做为得到这种情形、这种境界的本。
免费结缘恭请方法:淘宝店铺https://shop64052929.taobao.com
微店店铺:https://weidian.com/?userid=964986994
若不会通过平台恭请将个人详细发至微信:75529926